【动】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dòng ㄉㄨㄥˋ

部首
笔画6画
部外笔画4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FCLN-86、FCET-98
统一码52A8
郑码BDZY
仓颉码MIKS
四角码14727
电码0520
异体字

【动】字概述

〔动〕字的拼音是(dòng),部首是力部,总笔画是6画

〔动〕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动〕字仓颉码是MIKS,五笔是FCLN-86、FCET-98,四角号码是14727,郑码是BDZY,中文电码是0520,区位码是

〔动〕字是属于最常用字,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动〕字异体字是

【动】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动】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力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2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48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77頁,第9

古文: 㣫 、 𨔝

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𡘋同上聲。
說文》作也。
增韻》:動,靜之對。
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又,《廣韻》:出也。
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

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

又,《韻會》、《正韻𡘋徒弄切,同去聲。
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
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

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注解

〔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力部

〔動〕字拼音是dò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重、力

〔動〕字造字法是形聲。從力,重聲。《說文》古文從「辵」。本义是行動;發作。

〔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òng] ⑴ 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與「靜」相對⑵ 使開始發生⑶ 使用⑷ 使起作用或變化,使感情起變化⑸ 吃(多用於否定式)⑹ 非靜止的⑺ 可變的⑻ 行爲⑼ 常常

含【动】的组词

含【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