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字的拼音是(dài),部首是贝部,总笔画是9画。
〔贷〕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贷〕字仓颉码是OPBO,五笔是WAMU-86、WAYM-98,四角号码是23802,郑码是NHLO,中文电码是6313,区位码是。
〔贷〕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贷〕字异体字是 貣 貸 。
【贷】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词语解释 举贷jǔ dài 放债。 引证解释 放债。引《北齐书·李元忠传》:“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宋•司马光 《言赈赡流民札子》:“若富室有蓄积者官给印历...
词语解释 含贷hán dài 包涵宽恕。 引证解释 包涵宽恕。引《三国志·魏志·曹洪传》“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臣少不由道...
词语解释 称贷chēng dài 开口向别人借钱。例年丰称贷少。——陆游《过邻家》英borrow money; 引证解释 举债。向人告贷。引《孟子·滕文公上》:...
词语解释 贷称dài chēng 借贷放债。 引证解释 借贷放债。引《管子·轻重丁》:“贷称之家皆折其券而削其书发其积藏,出其财物以賑贫病。” 网络解释 贷称贷...
词语解释 贷方dài fāng 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英credit; credit side; 引证解释 簿记帐户的右方所记支出项的栏目。与“借方...
词语解释 沾贷zhān dài 恩贷。谓皇帝下令蠲免赋税。 引证解释 同“霑贷”。恩贷。谓皇帝下令蠲免赋税。 网络解释 霑贷沾贷(沾贷)zhān dàiㄓㄢ ㄉ...
词语解释 给贷gěi dài 借给。 引证解释 借给。引《后汉书·虞诩传》:“寻 永平、章和 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
词语解释 旁贷páng dài 谓推卸于他人。 引证解释 谓推卸于他人。引清•周亮工 《书影》卷三:“窃以为 世宗 肃皇帝 之英武威福操纵无所旁贷。”例如:责无...
词语解释 差贷chà dài 失误。 引证解释 失误。引《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大酋监之毋有差贷。”郑玄 注:“差贷谓失误。” 网络解释 差贷词语解析失误...
词语解释 质贷zhì dài 典押借贷。 引证解释 典押借贷。引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母闻而喜并力质贷而付之,半载而息倍焉。”清•吴敏树 《先考行状...
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
惩:处罚;惩处;贷:宽恕。严厉惩办;决不宽容。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用于罪犯。例子: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不...
犹言无一宽免。 出处:北宋《新唐书・酷吏传・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全部。
救济穷人。 出处:北宋《新唐书・刘仁轨传》:“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谓按法律不可宽恕。 出处:《清史稿・刑法志一》;“强盗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歼渠魁、赦胁从之义也。”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能原谅的。例子:[马子畦]实属甘心...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出处: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陷于孤立。例...
借贷:借钱。没有地方借钱。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6回:“迨至资本亏折,借贷无门,流为乞丐,悔之晚矣!”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陷于孤立。例子:我还没到借...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