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字的拼音是(dǐ),部首是石部,总笔画是10画。
〔砥〕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砥〕字仓颉码是MRHPM MRHVI,五笔是DQAY,四角号码是12640,郑码是GRS,中文电码是4272,区位码是。
〔砥〕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砥〕字异体字是 䂡 厎 。
【砥】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词语解释 砥柱dǐ zhù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英DiZhu,Mountain; 引证解释 亦作“砥砫”。山名。又称 厎柱山、三门山。在...
词语解释 砥直dǐ zhí 公平正直。 引证解释 公平正直。引《北史·崔宏传》:“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网络解释 砥直砥直,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公平正...
词语解释 砥矢dǐ shǐ 语出《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孔颖达疏:“周之贡赋之道,其均如砥石然;周之赏罚之制其直如箭矢然。”后因以“砥矢”比喻...
词语解释 砥磨dǐ mó 在磨石上磨。砥砺磨练。 引证解释 在磨石上磨。引唐•郑亚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砥磨 周 鉞水淬 郑 刀。”砥砺磨练。引唐...
词语解释 砥尚dǐ shàng 砥砺崇尚。 引证解释 砥砺崇尚。引《魏书·儒林传序》:“世祖 始光 三年春别起太学於城东,后徵 卢玄、高允 等,而令州郡各举才学...
词语解释 川砥chuān dǐ 河边平地。 引证解释 河边平地。引唐•韦应物 《洛都游寓》诗:“掇英出兰皋玩月步川砥。” 网络解释 川砥chuān dǐ河边平地...
词语解释 砥束dǐ shù 磨砺品行检束举止。 引证解释 磨砺品行检束举止。引《宋书·刘秉传》:“秉 少自砥束甚得朝野之誉。” 网络解释 砥束砥束,读音是dǐ ...
词语解释 砥操dǐ cāo 砥砺节操。 引证解释 砥砺节操。引唐•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幸以遭遇圣主累忝殊荣,承愷悌之恩,居弼谐之地不能刻意砥操忧国如家,...
词语解释 砥原dǐ yuán 平原。 引证解释 平原。引南朝 宋•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 网络解释 砥原平原出处南朝 宋 鲍照 ...
词语解释 砥淬dǐ cuì 砥砺锻淬。喻使品德或学艺更加精进。 引证解释 砥砺锻淬。喻使品德或学艺更加精进。引明•唐顺之 《兴国州同知徐公墓志铭》:“公既师事伯...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用法:...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未见其损。”用法:作...
见“砥厉廉隅”。 出处:宋・苏轼《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砺廉隅,有搢绅之风。”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例子: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
见“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例子:王闿运《曾孝子碑...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出处:《宋书・沈约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用法:作谓语;指磨练军队...
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 出处:《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用法:作谓语;用...
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 出处:《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用法:作谓语、宾语;...
犹言砥节砺行。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明]《《菜根谭·概论》》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宋]《谢枋得《小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