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字的拼音是(zǔ),部首是人部,总笔画是9画。
〔俎〕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俎〕字仓颉码是OOBM,五笔是WWEG,四角号码是87812,郑码是ODOL,中文电码是0194,区位码是。
〔俎〕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俎〕字异体字是 且 柤 爼 。
【俎】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词语解释 象俎xiàng zǔ 象牙装饰的置放食品的器具。 引证解释 象牙装饰的置放食品的器具。引清•二石生 《<十洲春语>序三》:“十二金釵朱履弓鞋交错;百千...
词语解释 俎拒zǔ jù 俎足中央的横木。 引证解释 俎足中央的横木。引《仪礼·少牢馈食礼》:“长皆及俎拒。”郑玄 注:“拒读为介距之距。俎距,脛中当横节也。”...
词语解释 彻俎chè zǔ 谓撤去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 引证解释 谓撤去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引《国语·鲁语下》:“祭 悼子康子 与焉,酢不受,彻俎不宴,宗不...
词语解释 膰俎fán zǔ 盛膰肉的祭器。亦借指祭肉。 引证解释 盛膰肉的祭器。亦借指祭肉。引《史记·孔子世家》:“桓子 受 齐 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
词语解释 俎簋zǔ guǐ 俎和簋,为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两种礼器。俎载牲体,簋盛黍稷。
词语解释 俎醢zǔ hăi 剁成肉酱。肉酱。 引证解释 剁成肉酱。肉酱。引明•马愈 《马氏日抄·回回香料》:“其拌俎醢用马思答吉形类地榭,极香。” 网络解释 俎...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庖...
在杯酒之间取得胜算,现亦指与各国进行外交谈判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 出处:语本《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
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
俎:古代祭祀时用的盛祭品的器具。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别人出谋划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同者彼此通行,异者各行其是,无...
俎:菜板。菜板上的肉。比喻可以任人宰割。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如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外交谈判。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两种器皿。馨香,芳香。指焚香供奉祭品,香气缭绕,气氛肃穆。 出处:曾国藩圣哲画像记:“三十二人,俎豆馨香;临之在上,质之在旁。”
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后以“尊俎折冲”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出处:语本《晏子春秋...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