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hī zhǐ ㄓˇ

部首
笔画5画
部外笔画2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KWU
统一码53EA
郑码JOVV
仓颉码RC
四角码60800
电码0662
异体字

【只】字概述

〔只〕字的拼音是(zhī,zhǐ),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5画

〔只〕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只〕字仓颉码是RC,五笔是KWU,四角号码是60800,郑码是JOVV,中文电码是0662,区位码是

〔只〕字是属于最常用字,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只〕字异体字是

【只】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只】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0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72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00頁,第5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𡘋音紙。
說文》:語已詞也。
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又,《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又,〈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

又,姓。
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𡘋音支。
廣韻》:專辭。

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
〇〔按〕《集韻》軹註𡘋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又,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𠷓,省作只。
〇〔按〕𠷓、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𡘋無馨音,楊氏說非。

集韻》亦作𠮡

注解

〔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只〕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ī、zh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口、八,五行属

〔只〕字造字法是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是句末语气词。

〔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ī] ⑴ 量词⑵ 单独的,极少的 [zhǐ] ⑴ 仅仅,惟一⑵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含【只】的组词

含【只】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