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hēn ㄓㄣ

部首
笔画14画
部外笔画10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SDWT
统一码699B
郑码FCMF
仓颉码DQKD
四角码45994
电码2830
异体字

【榛】字概述

〔榛〕字的拼音是(zhēn),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4画

〔榛〕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榛〕字仓颉码是DQKD,五笔是SDWT,四角号码是45994,郑码是FCMF,中文电码是2830,区位码是

〔榛〕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二级汉字

〔榛〕字异体字是

【榛】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榛】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95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543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489頁,第13

唐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𡘋音臻。
唐韻》同「𣐽」。
說文》:木也。
詩・邶風》:山有榛。〈大雅〉:榛楛濟濟。

一曰蕪也。揚雄〈反騷〉:枳棘之榛榛兮。〔註〕榛榛,梗穢貌。

又,《說文𣐽註果實如小栗,引〈莊公・二十四年〉《左傳》女摰不過𣐽栗。〔徐曰〕今五經皆作榛,榛有臻至之義。又,《禮・曲禮》:婦人之摰,椇榛脯脩棗栗。〔註〕榛,古作𣐽
〇〔按〕此二說,則榛訓木名,𣐽訓果實;古字分,今通用。

又,《韻會》或作樼。左思〈蜀都賦〉:樼栗罅發。〔註〕榛、樼同。

又,榛筓,婦人喪服。
禮・檀弓》:榛以爲筓,長尺而總八寸。

又,聚木曰榛。
淮南子・原道訓》:木處榛巢,水居窟穴。

又,《集韻》:慈鄰切,音秦。鉏臻切,音蓁。將先切,音箋──義𡘋同。

又,叶渠年切,音近䖍。司馬相如〈弔二世賦〉:汨淢靸以永遊兮,注平臯之廣衍;觀衆樹之蓊薆兮,覽竹林之榛榛。衍平聲。

注解

〔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榛〕字拼音是zhē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秦,五行属

〔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秦声。本义是植物名。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ēn] ⑴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⑵ 丛杂的草木

含【榛】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