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hèng ㄓㄥˋ

部首
笔画8画
部外笔画6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YQVH
统一码8BE4
郑码SRXB
仓颉码IVNSD
四角码37757
电码6154
异体字

【诤】字概述

〔诤〕字的拼音是(zhèng),部首是讠部,总笔画是8画

〔诤〕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诤〕字仓颉码是IVNSD,五笔是YQVH,四角号码是37757,郑码是SRXB,中文电码是6154,区位码是

〔诤〕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诤〕字异体字是

【诤】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诤】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90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167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1142頁,第15

唐韻》、《集韻》、《韻會𡘋側迸切,爭去聲。
說文》:止也。
韻會》:謂止其失也。
正韻》:諫諍,救正也。
前漢・王褒傳》:諫諍卽見聽。
說苑・臣術》:有能盡言于君,用則可生,不用則死,謂之諍。

又,《列子・湯問篇》: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

又,《集韻》:通作爭。
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又,《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𡘋音爭──訟也。
後漢・劉聖公傳》:平理諍訟。
晉書・王沈・釋時論》:闒茸勇敢於饕諍。〔註〕叶平聲。

注解

〔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諍〕字拼音是zhè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爭

〔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èng] ⑴ 见“诤”。

包含【诤】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