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hāo ㄓㄠ

部首
笔画8画
部外笔画5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RVKG
统一码62DB
郑码DYJ
仓颉码QSHR
四角码57062
电码2156
异体字

【招】字概述

〔招〕字的拼音是(zhāo),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8画

〔招〕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招〕字仓颉码是QSHR,五笔是RVKG,四角号码是57062,郑码是DYJ,中文电码是2156,区位码是

〔招〕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招〕字异体字是

【招】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招】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21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427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373頁,第8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𡘋音昭。
說文》:手呼也。
詩・邶風》:招招舟子。〔傳〕招招,號召之貌。〔疏〕號召必手招之。王逸云:以手曰招,以口曰召也。

又,《廣韻》:來之也。
書・說命》:旁招俊乂。

又,求也。
前漢・季布傳》: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註〕招求貴人威權,因以請託也。

又,𦊰也。
孟子》: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註〕招,羈其足也。

又,姓。漢大鴻臚招猛。

又,《集韻》、《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𡘋音韶。
前漢・禮樂志》:體招搖,若永望。〔註〕招搖,申動貌。

又,與韶㲈通。
史記・帝舜紀》:禹乃興九招之樂。〔註〕卽舜樂,簫韶九成,故曰九招。
左傳・昭十二年》: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祁堯切,音翹──舉也。〈周語〉:好盡言以招人過。
前漢・陳項傳贊》:招八州而朝同「列」。

又,揭也。
莊子・騈拇篇》: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

又,叶之笑切,音照。蔡邕〈郭有道𥓓〉:赫赫三事,幾行其招;委辭召貢,保此淸妙。

又,叶之由切,音周。韓愈〈祭𥠇員外文〉:於後八年,君從杜侯;我時在洛,亦應其招。

注解

〔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招〕字拼音是zh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召,五行属

〔招〕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是打手势叫人来。

〔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āo] ⑴ 打手势叫人来⑵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⑶ 应接⑷ 引来⑸ 承认自己的罪行⑹ 同“着”。⑺ 摇动

含【招】的组词

含【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