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ǎo ㄗㄠˇ

部首
笔画9画
部外笔画4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CYJU
统一码86A4
郑码XSSI
仓颉码EILMI
四角码77136
电码5734
异体字

【蚤】字概述

〔蚤〕字的拼音是(zǎo),部首是虫部,总笔画是9画

〔蚤〕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蚤〕字仓颉码是EILMI,五笔是CYJU,四角号码是77136,郑码是XSSI,中文电码是5734,区位码是

〔蚤〕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蚤〕字异体字是

【蚤】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蚤】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8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078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051頁,第3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子皓切,音早。
玉篇》:嚙人跳蟲也。
續博物志》:土乾則生蚤。
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曹植〈令禽惡鳥論〉:得蚤者,莫不糜之齒牙,爲害身也。

又,與早通。〈越語〉:蚤晏無失,必順天道。
孟子》: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又,《正韻》與爪通。
禮・曲禮》:不蚤鬋。〔註〕蚤,讀爲爪。〔疏〕謂除手足爪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蚤當爲爪,謂幅入牙中者也。

本作𧎮,省作蚤,或作䖣、䗢。

注解

〔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蚤〕字拼音是zǎ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㕚、虫,五行属

〔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ǎo] ⑴ 昆虫,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和畜的身体上,吸血液,能传染鼠疫等疾病。通称“跳蚤”、“虼蚤”。⑵ 通“早”⑶ 通“爪”

含【蚤】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