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zéi ㄗㄟˊ

部首
笔画10画
部外笔画6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MADT
统一码8D3C
郑码LOHG
仓颉码BOIJ
四角码73850
电码6329
异体字

【贼】字概述

〔贼〕字的拼音是(zéi),部首是贝部,总笔画是10画

〔贼〕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贼〕字仓颉码是BOIJ,五笔是MADT,四角号码是73850,郑码是LOHG,中文电码是6329,区位码是

〔贼〕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贼〕字异体字是

【贼】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贼】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貝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9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208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185頁,第4

廣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𡘋音蠈──盜也。
玉篇》:刧人也。
書・舜典》:𡨥賊姦宄。〔傳〕殺人曰賊。

又,《詩・大雅》:不僭不賊。〔傳〕不殘賊。又,《左傳・僖九年》:不僭不賊。〔註〕賊,傷害也。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疏〕賊,虐。

又,害苗之蟲。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傳〕食節曰賊。〔陸璣疏〕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

注解

〔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貝部

〔賊〕字拼音是zé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貝、戎

〔賊〕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戈,則聲。刀毀貝, 始見於西周金文。本义是殘害;傷害。

〔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éi] ⑴ 敗壞;毀壞。《説文•戈部》:“賊,敗也。”⑵ 害,傷害。《玉篇•戈部》:“賊,傷害人也。”⑶ 殺戮;殺害。《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⑷ 作亂叛國危害人民的人。《周禮•秋官•士師》:“二曰邦賊。”⑸ 搶劫或偷竊財物的人。《玉篇•戈部》:“賊,盜也。”⑹ 讒毀。《逸周書•皇門》:“是人斯乃讒賊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國。”⑺ 邪惡的,不正派的。如:賊頭賊腦。《史記•龜策列傳》:“寒暑不和,賊氣相奸。”⑻ 克制;制約。《公孫龍子•通變論》:“白足之勝矣而不勝,是木賊金也。”⑼ 暴虐,狠毒。《史記•游俠列傳》:“(郭解)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衆。”⑽ 狡猾。如⑾ 方言。很(多用於令人不滿意的或不正常的情況)。如⑿ 一種專食苗節的害蟲。《爾雅•釋蟲》:"食節賊,食根蟊。”

含【贼】的组词

含【贼】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