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ㄩˋ

部首
笔画17画
部外笔画11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TRHI-86、TTGI-98
统一码79A6
郑码OIYB
仓颉码HLMMF
四角码27901
电码待添加
异体字

【禦】字概述

〔禦〕字的拼音是(yù),部首是示部,总笔画是17画

〔禦〕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禦〕字仓颉码是HLMMF,五笔是TRHI-86、TTGI-98,四角号码是27901,郑码是OIYB,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禦〕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禦〕字异体字是

【禦】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禦】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25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846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806頁,第33

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𡘋音禦──扞也、拒也。
易・蒙卦》:利禦𡨥。〔註〕爲之扞禦,則物咸附之。
左傳・隱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

又,止也。
易・繫辭》:以言乎遠,則不禦。〔疏〕謂無所止息也。
左傳・昭十六年》:孔張後至,立於客閒,執政禦之。〔註〕禦,止也。

又,《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𡘋音語──義同。

又,《說文》:祀也。

又,古通御。
詩・邶風》:亦以御冬。〔毛傳〕御,禦也。

亦通語。
史記・東越傳》:禦兒侯。〔正義〕禦,今作語。

又,《韻會》:禦,亦作圄,守之也。

亦作圉。
前漢・王莽傳》:不畏强圉。又,《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
〇〔按〕《說文》圄,守也;圉,令圉也;禦,祀也。今文圄爲囹圄字,圉爲牧圉字,禦爲守禦字,相承久矣,而禦祀義不復見。

注解

〔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示部

〔禦〕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御、示

〔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祭祀。《説文•示部》:“禦,祀也。”⑵ 息止;禁止;阻止。《爾雅•釋言》:“禦,禁也。”《廣雅•釋詁三》:“禦,止也。”⑶ 抗拒;抵擋。《小爾雅•廣言》:“禦,抗也。”⑷ 匹敵;相當。《廣韻•語韻》:“禦,應也,當也。”⑸ 護衛。唐張鷟《倉部二條之一》:“冰霜凛冽,白璧不可以禦形;水旱災危,黄金不可以適口。”⑹ 強暴;暴虐。《詩•大雅•蕩》:“咨汝殷商,曾是彊禦,曾是掊克。”

包含【禦】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