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字概述
〔疣〕字的拼音是(yóu),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9画。
〔疣〕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疣〕字仓颉码是KIKU,五笔是UDNV-86、UDNY-98,四角号码是00112,郑码是TGR,中文电码是4001,区位码是。
〔疣〕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疣〕字异体字是 肬 。
【疣】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疣】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44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769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723頁,第30字
音《廣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𡘋音由。
《玉篇》:結病也。今疣贅之腫也。
《釋名》: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
《莊子・大宗師》:附贅縣疣。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其中多滑魚,食之已疣。〔註〕疣,贅也──音由──結肉也。
音又,《集韻》:尤救切,音宥──顫也。
注解
〔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疣〕字拼音是yóu,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尤,五行属土。
〔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óu] ⑴ 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症状是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小疙瘩,不痛也不痒(俗称“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