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ㄧˋ

部首
笔画9画
部外笔画5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LRWY-86、LTGY-98
统一码8F76
郑码HEMO
仓颉码KQHQO
四角码45580
电码6522
异体字

【轶】字概述

〔轶〕字的拼音是(yì),部首是车部,总笔画是9画

〔轶〕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轶〕字仓颉码是KQHQO,五笔是LRWY-86、LTGY-98,四角号码是45580,郑码是HEMO,中文电码是6522,区位码是

〔轶〕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轶〕字异体字是

【轶】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轶】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車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77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242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1224頁,第22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𡘋音佚。
說文》:車相出也。
楚辭・九歎》:軼迅風于淸源。〔註〕從後出前也。

又,《廣韻》:過也、突也。
後漢・馮衍傳》:軼范蠡之絕迹。

又,《集韻》:侵軼也。
左傳・隱九年》:懼其侵軼我也。

又,屈軼,草名。
博物志》:堯時有草生於庭,佞人至,則屈而指之。

又,與逸通。
史記・伯夷傳》:睹軼詩,可異焉。

又,散軼也。
史記・五帝紀》: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又,與溢通。
前漢・地理志》軼爲滎,〈禹貢〉作溢。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𡘋音絰──義同。

又,與迭通。
史記・封禪書》:軼興軼廢。

又,《集韻》、《正韻𡘋直列切,音徹──與轍通。詳後轍字註。

注解

〔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ì、d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失

〔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ié] ⑴ 均见“轶”。

含【轶】的组词

含【轶】的成语

包含【轶】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