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怏】字概述
〔怏〕字的拼音是(yàng),部首是忄部,总笔画是8画。
〔怏〕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怏〕字仓颉码是PLBK,五笔是NMDY,四角号码是95080,郑码是ULGD,中文电码是1828,区位码是。
〔怏〕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怏〕字异体字是 。
【怏】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怏】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09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380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324頁,第3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亮切,央去聲。
《說文》:不服懟也。从心,央聲。
《廣韻》:怏,悵也。
《增韻》:情不滿足也。
《前漢・石顯傳》:塞其怏怏心。
例又,通作鞅。
《前漢・韓信傳》:居常鞅鞅。〈周亞夫傳〉:此鞅鞅者,非少主臣。
音又,《廣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𡘋音鞅──義同。
音又,《集韻》、《類篇》𡘋於良切,音央──央然自大之意也。
注解
〔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怏〕字拼音是yà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央,五行属土。
〔怏〕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央声。《说文》:“不服怼( duì )也”。本义是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
〔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àng] ⑴ 不服气,不满意⑵ 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