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字概述
〔揠〕字的拼音是(yà),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2画。
〔揠〕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揠〕字仓颉码是QSAV,五笔是RAJV,四角号码是51014,郑码是DHKZ,中文电码是2257,区位码是。
〔揠〕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揠〕字异体字是 椻 。
【揠】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揠】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57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443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0頁,第2字
音《唐韻》:烏黠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黠切,𡘋音軋。
《說文》:拔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揠。
《孟子》: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例又,《廣韻》:拔草心也。
《小爾雅》:拔心曰揠。
例或省作扎。
注解
〔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揠〕字拼音是y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匽,五行属土。
〔揠〕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匽( yán )声。本义是拔起。
〔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à] ⑴ 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