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xuě ㄒㄩㄝˇ

部首
笔画11画
部外笔画3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FVF
统一码96EA
郑码FVXB
仓颉码MBSM
四角码10177
电码7185
异体字

【雪】字概述

〔雪〕字的拼音是(xuě),部首是雨部,总笔画是11画

〔雪〕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雪〕字仓颉码是MBSM,五笔是FVF,四角号码是10177,郑码是FVXB,中文电码是7185,区位码是

〔雪〕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雪〕字异体字是

【雪】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雪】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81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371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1361頁,第8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𡘋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𡌨》: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𡘋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

注解

〔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雨部

〔雪〕字拼音是xuě,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五行属

〔雪〕字造字法是会意。从雨,从彗,彗( huì )省声。本义是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uě] ⑴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⑵ 洗去,除去⑶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⑷ 姓。

含【雪】的组词

含【雪】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