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胇】字概述
〔胇〕字的拼音是(fèi,bì),部首是月部,总笔画是9画。
〔胇〕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胇〕字仓颉码是BLLN,五笔是EXJH,四角号码是75227,郑码是QYND,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胇〕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胇〕字异体字是 。
【胇】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胇】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40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77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943頁,第15字
音《廣韻》:房密切;《集韻》:薄宓切,𡘋音𢐀。
《廣韻》:胇肸,大貌。
《集韻》:或从必。
音又,《集韻》:芳廢切,音㤄──金藏也。本作肺。
《詩・大雅》自有肺腸〔釋文〕:肺,本又作胇──芳廢反。
音又,《五音集韻》:扶沸切,音𦦷──乾也。
注解
〔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èi、b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弗。
〔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èi] ⑴ 古同“肺”。㈡ [bì] ⑴ 〔~肸〕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