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𤎅】新华字典

𤎅 ~ 新华字典

拼音 áo ㄠˊ

部首
笔画15画
部外笔画11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GQTO
统一码24385
郑码BSMU
仓颉码GKF QKF
四角码待添加
电码待添加
异体字

【𤎅】字概述

〔𤎅〕字的拼音是(áo),部首是火部,总笔画是15画

〔𤎅〕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𤎅〕字仓颉码是GKF QKF,五笔是GQTO,四角号码是,郑码是BSMU,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𤎅〕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𤎅〕字异体字是

【𤎅】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𤎅】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80頁,第41

標點整理本: 第631頁,第11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𡘋音敖。
說文》本作𤏺,乾煎也。揚子《方言》: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
禮・內則》:煎醢加于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周禮・地官・舍人》:共飯米熬穀。
後漢・邊讓傳》: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又,與嗸通。
前漢・陳湯傳》:衆庶熬熬苦之。〔註〕愁聲。

說文》或作䵅,《集韻》或作𩱏

注解

〔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āo、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敖、灬,五行属

〔熬〕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敖声。本义是煎干;炒干。

〔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āo] ⑴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 [áo] ⑴ 久煮⑵ 忍受,耐苦支持⑶ 同“嗷”。

含【𤎅】的组词

含【𤎅】的成语

包含【𤎅】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