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𡚤】字概述
〔𡚤〕字的拼音是(bì),部首是大部,总笔画是24画。
〔𡚤〕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𡚤〕字仓颉码是WLKWK,五笔是LDLD,四角号码是,郑码是LKLG,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𡚤〕字是属于最常用字,三叠字。
〔𡚤〕字异体字是 奰 。
【𡚤】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𡚤】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600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254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89頁,第26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正韻》:毗意切,𡘋音備。
《說文》:壯大也。一曰迫也。
例又,怒也,不醉而怒謂之奰。
《詩・大雅》:內奰于中國,覃及鬼方。〔註〕自近及遠,無不怨怒也。
例本作𡚤从三目,三大,今省作奰。
注解
〔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奰〕字拼音是b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𦋹、大,五行属水。
〔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不醉而怒:“内~于中国。”⑵ 壮大:“食楮多力而~。”⑶ 迫:“到此但知山,尽忘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