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字概述
〔豺〕字的拼音是(chái),部首是豸部,总笔画是10画。
〔豺〕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豺〕字仓颉码是BHDH,五笔是EEFT-86、EFTT-98,四角号码是24200,郑码是PQDM,中文电码是6284,区位码是。
〔豺〕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豺〕字异体字是 犲 。
【豺】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豺】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7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00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76頁,第14字
音《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牀皆切,𡘋音儕。
《爾雅・釋獸》:豺,狗足。〔疏〕豺,貪殘之獸。
《說文》:狼屬。
《急就篇》〔顏師古註〕:豺,深毛而狗足。
《正字通》:豺,長尾,白頰,色黃。陸佃云:俗云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棘。
《詩・小雅》:投𢌿豺虎。〔疏〕豺虎食人。
《禮・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
《干祿字書》與犲通。
注解
〔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豸部。
〔豺〕字拼音是chá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豸、才,五行属金。
〔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豸( zhì ),才声。从“豸”,表示与野兽有关。本义是野兽名。形似犬而残猛如狼,俗名豺狗。
〔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ái] ⑴ 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