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wèi ㄨㄟˋ ㄩˋ

部首
笔画11画
部外笔画8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NFIF
统一码5C09
郑码XMBD
仓颉码SFDI
四角码74200
电码1414
异体字

【尉】字概述

〔尉〕字的拼音是(wèi,yù),部首是寸部,总笔画是11画

〔尉〕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尉〕字仓颉码是SFDI,五笔是NFIF,四角号码是74200,郑码是XMBD,中文电码是1414,区位码是

〔尉〕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尉〕字异体字是

【尉】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尉】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寸部

武英殿刻本: 第69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95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234頁,第1

古文: 㷉

廣韻》:於胃切;《集韻》、《韻會》、《正韻》:紆胃切,𡘋音畏。
說文》:从上按其下也。从𡰥、从火、从又持火,所以㷉繒也。隸作尉。
廣韻》:𠋫也、安也。

又,官名。黃震曰:尉,古司𡨥官,至秦漢改今名。義取除姦,安良民也。
後漢・光武紀》:廷尉,秦官,聽獄必質於朝廷,故曰廷尉。尉,平也。
史記・張釋之傳》: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

又,〈百官志〉:太尉,秦官,掌軍事。應劭曰:自上按下曰尉,武官悉以爲稱。

又,縣尉。
漢官儀》:大縣兩尉,長安四尉,分左右部。五代時,尉皆軍校爲之,建隆閒詔諸縣,置尉一員,在主簿下。

又,姓。鄭大夫尉止。又,尉遲,複姓。

又,《集韻》:於勿切,音鬱。
風俗通》:火斗曰㷉。
韻會》:《說文》持火所以申繒,音畏;今俗又加火作熨,音鬱。

正字通》:尉,本作𤈫,或書作㷉,俗从小作尉,慰安之慰亦借㷉。申繒用火,从小者,从火之譌。㷉斗作熨,非。

注解

〔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寸部

〔尉〕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èi、y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𫵖、寸,五行属

〔尉〕字造字法是会意。“尉”是“熨”的古字。表示用火熨烫缯布使之平展。本义是烫平衣服的火斗,熨斗。

〔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èi] ⑴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⑵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⑶ 〔~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⑷ 姓。 [yù] ⑴ 〔~迟〕复姓。⑵ 〔~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含【尉】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