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新华字典

退 ~ 新华字典

拼音 tuì ㄊㄨㄟˋ

部首
笔画9画
部外笔画6画
字形半包围结构
五行
五笔VEPI-86、VPI-98
统一码9000
郑码WXO
仓颉码YAV
四角码37303
电码6622
异体字

【退】字概述

〔退〕字的拼音是(tuì),部首是辶部,总笔画是9画

〔退〕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退〕字仓颉码是YAV,五笔是VEPI-86、VPI-98,四角号码是37303,郑码是WXO,中文电码是6622,区位码是

〔退〕字是属于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退〕字异体字是

【退】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退】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0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256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240頁,第8

古文: 𨓆𨑧𢓴𢓇𨔫

集韻》、《韻會》、《正韻𡘋吐內切,推去聲。
玉篇》:郤也。
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
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
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
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註〕淺紅也。

注解

〔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退〕字拼音是tuì,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艮,五行属

〔退〕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 chì ),小步。攵( suī ),足的反写。本义是向后走,后退。

〔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ì] ⑴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⑵ 离开,辞去⑶ 送还,不接受,撤销⑷ 脱落⑸ 和柔的样子⑹ 迟缓,畏缩:“求也~”。

含【退】的组词

含【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