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tuō ㄊㄨㄛ

部首
笔画5画
部外笔画3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YTAN
统一码8BAC
郑码SMHD
仓颉码IVHP
四角码32714
电码6067
异体字

【讬】字概述

〔讬〕字的拼音是(tuō),部首是讠部,总笔画是5画

〔讬〕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讬〕字仓颉码是IVHP,五笔是YTAN,四角号码是32714,郑码是SMHD,中文电码是6067,区位码是

〔讬〕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讬〕字异体字是

【讬】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讬】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4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149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123頁,第13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𡘋音拓。
說文》:寄也。揚子《方言》:凡寄爲託。
玉篇》:憑依也。
增韻》:委也、信任也。
榖梁傳・定元年》:夫請者,非可詒託而往也。〔范註〕詒託,猶假寄。
禮・檀弓》: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鄭註〕寄也。
前漢・賈山傳》:聚廬而託處。
唐書・李勣傳》:勣既忠力,帝謂可託大事。
說苑・善說篇》:上士可以託色,中士可以託辭,下士可以託財。

又,《正字通》:寓言也。
後漢・姜肱傳》:託以他辭,終不言盜。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託州。

又,南詔官名。
唐書・南蠻傳》:乞託主馬,祿託主牛,巨託主倉廩。

又,《韻會》或作侂。
說文》:《論語》可以侂六尺之孤。今文作託。宋韓侂胄名取此。

又,或作寓。
禮・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註〕寓,寄也。或爲託。

又,《集韻》:陟嫁切,音吒──誇也。

注解

〔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託〕字拼音是t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乇

〔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ō] ⑴ 寄,暂放⑵ 請求、幫助⑶ 借故推諉躲避⑷ 依賴⑸ 委任

含【讬】的组词

包含【讬】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