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tóng ㄊㄨㄥˊ dòng ㄉㄨㄥˋ

部首
笔画9画
部外笔画6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MMGK
统一码5CD2
郑码LLLD
仓颉码UBMR
四角码27720
电码1491
异体字

【峒】字概述

〔峒〕字的拼音是(tóng,dòng),部首是山部,总笔画是9画

〔峒〕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峒〕字仓颉码是UBMR,五笔是MMGK,四角号码是27720,郑码是LLLD,中文电码是1491,区位码是

〔峒〕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峒〕字异体字是

【峒】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峒】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39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310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249頁,第31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𡘋音同──崆峒,山名。本作空桐。
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註〕戴猶値也。一作空同。
莊子》司馬彪:〔註〕空同,當北斗下山也。
前漢・武帝紀》:踰隴登空同,今作崆峒。
唐書・地理志》:崆峒在岷州溢洛縣。
史記》〔註〕:在隴右。〈雍州〉:錄在原州高平縣,卽筓頭山,涇水發源;今平凉府西,卽崆峒山,有廣成子宮。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弄切,音洞──山一穴也。一曰嵾嵳不齊也。

又,《五音集韻》:在孔切,音董──山穴。通作洞。

又,叶徒黃切,音唐。〈道藏歌〉:綠蓋協晨霞,靑輧擲空峒;右揖東林帝,上朝太虛皇。

注解

〔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óng、dò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同,五行属

〔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óng] ⑴ 〔崆~〕见“崆”。 [dòng] ⑴ 〔~室〕矿井下专为安装各种机械设备或存放材料、矿石和供其他辅助作业的巷道。⑵ 山洞,石洞。

含【峒】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