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渟】字概述
〔渟〕字的拼音是(tíng,tīng),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2画。
〔渟〕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渟〕字仓颉码是EYRN,五笔是IYPS,四角号码是30121,郑码是VSWA,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渟〕字是属于三级汉字。
〔渟〕字异体字是 汀 。
【渟】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渟】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11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633頁,第47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1頁,第9字
音《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𡘋音庭。
《𡌨蒼》:渟,水止也。
《史記・李斯傳》:決渟水致之海。或作亭。
《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例又,與停同。
《後漢・趙岐傳》:渟車呼與共載。
音又,《集韻》:湯丁切,音廳──與汀同,水際平地也。
注解
〔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渟〕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íng、tī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亭。
〔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íng] ⑴ 水积聚而不流动:“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水,致之海。”⑵ (水)深㈡ [tīng] ⑴ 古同“汀”,水边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