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𠞞】字概述
〔𠞞〕字的拼音是(tāo),部首是刂部,总笔画是12画。
〔𠞞〕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𠞞〕字仓颉码是BXLN,五笔是EVJH,四角号码是,郑码是PVNK,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𠞞〕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𠞞〕字异体字是 搯 。
【𠞞】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𠞞】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69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448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5頁,第10字
音《唐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𡘋音叨。
《說文》:捾也。一曰抒也。韓愈〈孟郊墓誌〉:鉤章棘句,搯擢胃腎。
例又,叩也。〈魯語〉:無搯膺。馬融〈長笛賦〉:搯膺擗摽。
例又,《說文》:搯者,拔兵刀以習擊刺。
《詩》曰:左旋右搯。
〇〔按〕今《詩》作抽。
例《集韻》或作掏。
例从舀,與掐別。
注解
〔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搯〕字拼音是t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舀。
〔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āo] ⑴ 掏;挖取。《説文•手部》:“搯,捾也。《周書》曰:‘師乃搯。’搯者,拔兵刃以習擊刺。《詩》曰:左旋右搯。”⑵ 叩;击。《國語•魯語下》:“請無瘠色,無洵挮,無搯膺。”㈡ [qiā] ⑴ 同“掐”。《龍龕手鑑•手部》:“搯,又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