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𣥠】字概述
〔𣥠〕字的拼音是(tī),部首是止部,总笔画是8画。
〔𣥠〕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𣥠〕字仓颉码是LMYLM,五笔是HGHH,四角号码是,郑码是KDAI,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𣥠〕字是属于二叠字。
〔𣥠〕字异体字是 癶 。
【𣥠】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𣥠】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癶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5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783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9頁,第79字
音《唐韻》、《集韻》𡘋北末切,音鉢。
《說文》:足刺癶也。
《六書本義》:兩足張有所撥除也。
《元包經》:𥃩北癶癶。〔傳曰〕兩人相背也。〔註〕北,背也。〔又〕漸辵之癶。〔傳曰〕足有所行也。〔註〕辵,足也;癶,行也。
例《字彙》:从二止相背,有分癶之象。別作撥、蹳,非。
注解
〔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癶部。
〔癶〕字拼音是b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
〔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ō] ⑴ 两足分张相背,行走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