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áo ㄠˊ

部首
笔画16画
部外笔画11画
字形上下结构
五行
五笔GQTJ
统一码87AF
郑码CIMI
仓颉码GKLMI QKLMI
四角码58136
电码5837
异体字

【螯】字概述

〔螯〕字的拼音是(áo),部首是虫部,总笔画是16画

〔螯〕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螯〕字仓颉码是GKLMI QKLMI,五笔是GQTJ,四角号码是58136,郑码是CIMI,中文电码是5837,区位码是

〔螯〕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螯〕字异体字是

【螯】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螯】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2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94頁,第53

標點整理本: 第1069頁,第2

唐韻》:五勞切;《韻會》:牛刀切,𡘋音遨。
玉篇》:車螯。
本草》:其殻色紫,璀粲如玉,斑點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則殻開,取肉食之。梁元帝〈謝車螯啓〉:車螯,味高食部,名陳物志。

又,蟹螯。
韻會》:大足,在首上如鉞者。
大戴禮》: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
晉書・畢卓傳》: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

通作敖。
荀子・勸學篇》:蟹六跪二敖。

說文》本作𧒥,《韻會》或作螯、𩪋

注解

〔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螯〕字拼音是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敖、虫,五行属

〔螯〕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虫,敖声。本义是节肢动物的螯夹。

〔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áo] ⑴ 螃蟹等节肢动物变形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

含【螯】的组词

包含【螯】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