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huī ㄏㄨㄟ suī ㄙㄨㄟ

部首
笔画13画
部外笔画8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HWYG
统一码7762
郑码LNI
仓颉码BUOG
四角码60015
电码4205
异体字

【睢】字概述

〔睢〕字的拼音是(huī,suī),部首是目部,总笔画是13画

〔睢〕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睢〕字仓颉码是BUOG,五笔是HWYG,四角号码是60015,郑码是LNI,中文电码是4205,区位码是

〔睢〕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睢〕字异体字是

【睢】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睢】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3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810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768頁,第2

唐韻》:許惟切;《集韻》:呼維切,𡘋音倠。
說文》:仰目也。
聲類》:大視也。
前漢・五行志》:萬眾睢睢,驚怪連日。〔註〕仰目視貌。又,睢盱,詳盱字註。

又,恣睢,恣意怒視也。
史記・伯夷傳》:暴戾恣睢。〔註〕睢,仰目怒貌。又,《禮書:暴慢恣睢。〔註〕恣睢,猶毀訾也。
後漢・崔駰傳》:羿浞狂以恣睢。〔註〕自用之貌。又,《韻會小補》:睢音雖。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正韻》:翾圭切,𡘋𧥏。又,《廣韻》:香季切;《集韻》、《韻會》、《正韻》:香萃切,𡘋倠去聲──義𡘋同。

又,《集韻》:翾畦切,音近醯──睢睢,元氣貌。

又,《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正韻》:宣佳切,𡘋音綏──水名,在梁郡,受汴入泗。或作濉。
左傳・成十五年》:出舍于睢上。

又,睢陽,睢陵,𡘋縣名。又,睢州,今屬歸德府。

又,姓。趙大夫食采于睢邑,因以爲氏。明有睢稼,洪武初請立臥𥓓

又,《字彙補》:曰唯切,音偉──星名。
史記・天官書》:歲星與翼軫,晨出曰天睢。

集韻》或作眭。

說文》:从目,隹聲。與隹部从且不同。

注解

〔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睢〕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ī、s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隹,五行属

〔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ī] ⑴ 张目仰视的样子⑵ 欢乐的样子 [suī] ⑴ 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⑵ 睢县,在河南。⑶ 见“恣睢”。⑷ 姓。

含【睢】的组词

含【睢】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