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𠦒】字概述
〔𠦒〕字的拼音是(bān,bì),部首是十部,总笔画是7画。
〔𠦒〕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𠦒〕字仓颉码是TTJ,五笔是FJGF,四角号码是,郑码是EABI,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𠦒〕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𠦒〕字异体字是 籓 。
【𠦒】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𠦒】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2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6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86頁,第12字
音《唐韻》:畢吉切;《集韻》:壁吉切,𡘋音必。
《說文》:箕屬。
《玉篇》:弃糞器也。
注解
〔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十部。
〔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ān、bì,嵌套结构。
〔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ān] ⑴ 有柄的畚箕一类的器具。《説文•革部》:“𠦒,箕屬,所以推棄之器也。”⑵ 姓。《廣韻•桓韻》:“𠦒,姓。出《姓譜》。”㈡ [bì] ⑴ 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