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𫞐】新华字典

𫞐 ~ 新华字典

拼音 quán ㄑㄩㄢˊ

部首
笔画16画
部外笔画12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待添加
统一码2B790
郑码FENI
仓颉码DTOG
四角码待添加
电码待添加
异体字

【𫞐】字概述

〔𫞐〕字的拼音是(quán),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6画

〔𫞐〕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𫞐〕字仓颉码是DTOG,五笔是,四角号码是,郑码是FENI,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𫞐〕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𫞐〕字异体字是

【𫞐】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𫞐】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40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563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510頁,第12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𡘋音拳。
玉篇》:稱錘也。
前漢・律歷志》: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絫。

又,經權。
易・繫辭》:巽以行權。〔註〕權,反經而合道者也。

又,平也。
禮・王制》: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義以權之。

又,權謀。
左傳・宣十二年》:中權後勁。〔杜註〕中軍制謀,精兵爲殿。

又,權柄。
莊子・天運篇》:親權者,不能與人柄。

又,《爾雅・釋詁》:權輿,始也。
詩・秦風》:吁嗟乎,不成權輿。

又,攝官曰權。
鼠璞》:權字唐始用之。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爲眞。

又,國名。亦姓。
左傳・莊十八年》:楚武王克權。
韻會》:楚鬭緡尹權,後因爲氏。

又,與爟通,烽火也。
後漢・郊祀志》:上宿郊見,通權火。

又,與顴通,兩頰也。
前漢・高帝紀》隆準〔註〕:頰權,準也。曹植〈洛神賦〉:靨輔承權。

又,《說文》:權,黃華木也。
爾雅・釋草》:權,黃英。
六書故》云以草釋木,似誤。
〇〔按〕《爾雅》木槿,木也。列之于草,殆未可泥。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木叢生也。

注解

〔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權〕字拼音是qu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雚

〔權〕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木,雚( guàn)聲。本义是黃花木。

〔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uán] ⑴ 職責範圍內支配和指揮的力量⑵ 有利的形勢⑶ 變通,不依常規⑷ 暫且,姑且⑸ 秤錘⑹ 衡量,估計⑺ 姓。

含【𫞐】的组词

含【𫞐】的成语

包含【𫞐】的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