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qūn ㄑㄩㄣ

部首
笔画10画
部外笔画7画
字形半包围结构
五行
五笔CWTP
统一码9021
郑码WZOR
仓颉码YICE
四角码33304
电码6645
异体字

【逡】字概述

〔逡〕字的拼音是(qūn),部首是辶部,总笔画是10画

〔逡〕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逡〕字仓颉码是YICE,五笔是CWTP,四角号码是33304,郑码是WZOR,中文电码是6645,区位码是

〔逡〕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逡〕字异体字是

【逡】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逡】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1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258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242頁,第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倫切,音踆。
說文》:復也。
玉篇》:退也、郤也
集韻》:逡巡,行不進也。
前漢・公孫弘傳》: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羣臣逡。〔註〕言有次第也。
楚辭・九章》:逡次而勿驅兮。

又,月運之名。揚子《方言》:日運爲纏,月運爲逡。

又,《小爾雅》:體慚曰逡。

又,與㕙通,兔名。
戰國策》: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

又,《集韻》:須閏切,音竣──逡遒,縣名。

又,與駿通。
禮・大傳》執籩豆逡奔走,《書・武成》作駿。

注解

〔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逡〕字拼音是qū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夋,五行属

〔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辵( chuò ) 。本义是徘徊的样子。

〔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ūn] ⑴ 退让,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