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qiē ㄑㄧㄝ qiè ㄑㄧㄝˋ

部首
笔画4画
部外笔画2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AVN-86、AVT-98
统一码5207
郑码HDYD
仓颉码PSH
四角码47720
电码0434
异体字

【切】字概述

〔切〕字的拼音是(qiē,qiè),部首是刀部,总笔画是4画

〔切〕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切〕字仓颉码是PSH,五笔是AVN-86、AVT-98,四角号码是47720,郑码是HDYD,中文电码是0434,区位码是

〔切〕字是属于最常用字,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切〕字异体字是

【切】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切】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5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36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64頁,第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千結切,音竊。
說文》:刌也,从刀,七聲。
廣韻》:割也、刻也。
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
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

又,迫也、急也。
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

又,愨實也。
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

又,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

又,《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

又,《韻會》:譏切也、剴切也。

又,《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

又,《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註〕師古曰:切,門限也──音千結反。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計切,音砌──衆也。

又,一切,大凡也。
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

又,《韻補》:砌或作切。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

又,叶音刺,與刺通。
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注解

〔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ē、q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刀,五行属

〔切〕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刀,七声。本义是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ē] ⑴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 [qiè] ⑴ 密合,贴近⑵ 紧急⑶ 实在⑷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含【切】的组词

含【切】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