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𠀼】字概述
〔𠀼〕字的拼音是(qián,xià),部首是一部,总笔画是10画。
〔𠀼〕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𠀼〕字仓颉码是MUK,五笔是DHQU,四角号码是,郑码是ANOS,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𠀼〕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𠀼〕字异体字是 夏 。
【𠀼】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𠀼】字康熙字典
卷别 :補遺・丑集 部首:夊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15頁,第3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49頁,第6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81頁,第2字
音《字彙補》:其年切,音虔。見《玉堂漫筆》。又,《瑯邪代醉編》:揚州漕河東岸有墓道題曰夏國公,蓋鎭遠侯顧公之賜葬也。據此,則𠀼亦夏字。
注解
〔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補遺・丑集,康熙部首是夊部。
〔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án、xià,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𦣻、乂。
〔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án] ⑴ 义未详。《字彙補•夂部》:“𠀼,音虔。見《玉堂漫筆》。”㈡ [xià] ⑴ 同“夏”。《字彙補•夂部》:“𠀼,《瑯邪代醉編》:‘楊州漕河東岸有墓道,題曰:𠀼國公。人皆呼為夏國公,葢鎮遠侯顧公之賜葬也。’据此,則𠀼亦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