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𢶡】字概述
〔𢶡〕字的拼音是(qiào,jiǎo),部首是手部,总笔画是16画。
〔𢶡〕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𢶡〕字仓颉码是HKQ,五笔是RYTR,四角号码是,郑码是NKMM,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𢶡〕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𢶡〕字异体字是 撽 。
【𢶡】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𢶡】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9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457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404頁,第25字
音《集韻》、《韻會》𡘋吉歷切──同「擊」。
音又,《集韻》:口敎切,敲去聲──義同。
《莊子・至樂篇》:撽以馬捶。〔註〕擊也。
音又,堅堯切,音驍──遮也。與邀同,一說𢶡字變體,本从𭤁。
注解
〔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撽〕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ào、yāo、j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敫。
〔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ào] ⑴ 从旁边敲打:“~以马捶,因而问之。”㈡ [yāo] ⑴ 古同“邀”,遮阻。㈢ [jī] ⑴ 古同“击”,打;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