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qián ㄑㄧㄢˊ gān ㄍㄢ

部首
笔画11画
部外笔画10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FJTN
统一码4E7E
郑码EDMY
仓颉码JJON
四角码48417
电码0051
异体字

【乾】字概述

〔乾〕字的拼音是(qián,gān),部首是龺部,总笔画是11画

〔乾〕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乾〕字仓颉码是JJON,五笔是FJTN,四角号码是48417,郑码是EDMY,中文电码是0051,区位码是

〔乾〕字是属于次常用字,通用字,一级汉字

〔乾〕字异体字是

【乾】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乾】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乙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9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4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9頁,第25

古文: 漧 、 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渠焉切,音虔──《》卦名。程頤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
本義》:乾,健也。
釋名》:乾,進也、行不息也。

又,馬飾曰連乾。顧況詩:金鞍玉勒錦連乾。

又,姓。

又,州名。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又,《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𡘋音干──燥也。
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又,乾侯,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
說文𧸟𨝌

又,桑乾,河名,卽濕水。
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

又,乾沒。
史記・張湯傳》:始爲小吏,乾沒。〔註〕言掩取貨利,沒爲己有,如水盡涸也。

又,《韻補》叶渠巾切,音勤。邯鄲淳〈受命述〉「治詠儒墨,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叶下人。

又,叶經天切,音堅。韓愈詩:斖斖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註〕乾,花色不潤也。

注解

〔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乙部

〔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án、g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倝、乙、;、龺、乞,五行属

〔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án] ⑴ 八卦之一,代表天⑵ 旧时称男性的 [gān] ⑴ 见“干”。

含【乾】的组词

含【乾】的成语

同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