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字概述
〔窆〕字的拼音是(biǎn),部首是穴部,总笔画是9画。
〔窆〕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窆〕字仓颉码是JCHIO,五笔是PWTP,四角号码是30302,郑码是WOMW,中文电码是4506,区位码是。
〔窆〕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窆〕字异体字是 。
【窆】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窆】字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穴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67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64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826頁,第18字
音《唐韻》:方驗切;《集韻》、《韻會》、《正韻》:陂驗切,𡘋音砭。
《說文》:葬下棺也。
《周禮・地官》:及窆執斧以涖匠師。又,〈春官〉:共喪之窆器。〔註〕下棺豐𥓓之屬。
音又,《集韻》:悲檢切,音貶──義同。
音又,逋鄧切──與𥦜同。
例《韻會》或作封。見《禮記》。
注解
〔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穴部。
〔窆〕字拼音是bi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乏,五行属水。
〔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ǎn] ⑴ 下葬:“及~,执斧以莅匠师。”⑵ 墓穴;坟茔。⑶ 古代用来牵引棺椁下墓穴的石头。⑷ 古通“贬”,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