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ㄑㄧˊ

部首
笔画11画
部外笔画8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
五笔IADW-86、IDWY-98
统一码6DC7
郑码VEC
仓颉码ETMC
四角码34181
电码3217
异体字

【淇】字概述

〔淇〕字的拼音是(qí),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1画

〔淇〕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水。

〔淇〕字仓颉码是ETMC,五笔是IADW-86、IDWY-98,四角号码是34181,郑码是VEC,中文电码是3217,区位码是

〔淇〕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淇〕字异体字是

【淇】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淇】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01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29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576頁,第17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𡧧切,𡘋音其──水名。
說文》:水,出河內共北山,東入河。
水經》: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
詩・邶風》:亦流于淇。又,襄陽亦有淇水。
水經注》:濔水,東合夷水,與夷水亂流東出,謂之淇水。

又,縣名。
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朝歌地,周沬邑,元淇州。

注解

〔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淇〕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其,五行属

〔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 ⑴ 〔~水〕水名,源出中国河南省淇山,流入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