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渜】新华字典

~ 新华字典

拼音 nuǎn ㄋㄨㄢˇ nuán ㄋㄨㄢˊ

部首
笔画12画
部外笔画9画
字形左右结构
五行待添加
五笔IDMD
统一码6E1C
郑码VGGD
仓颉码EMBK
四角码31184
电码待添加
异体字

【渜】字概述

〔渜〕字的拼音是(nuǎn,nuán),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2画

〔渜〕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无。

〔渜〕字仓颉码是EMBK,五笔是IDMD,四角号码是31184,郑码是VGGD,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渜〕字是属于中华汉字

〔渜〕字异体字是

【渜】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渜】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1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633頁,第43

標點整理本: 第581頁,第6

古文: 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乃管切,音煗。
說文》: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奴官切,煗平聲──水名,在遼西肥如縣。

又,《集韻》:乳兗切,音耎──濯也。

又,《廣韻》、《集韻𡘋奴亂切,音偄──浴餘汁也。或作濡。
儀禮・士喪禮》:渜濯棄于坎。〔註〕沐浴餘潘水也。古文渜作湪。荆沔之閒語。〔疏〕潘水既經溫煮,名之爲渜。

又,《集韻》:奴昆切,音黁──義同。

注解

〔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渜〕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uǎn、nu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耎

〔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uǎn] ⑴ 热水:“~濯弃于坎。” [nuán] ⑴ 〔~水〕今中国河北省滦河的古称。

包含【渜】的诗词名句

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