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字概述
〔赧〕字的拼音是(nǎn),部首是赤部,总笔画是11画。
〔赧〕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赧〕字仓颉码是GCSLE,五笔是FOBC,四角号码是47247,郑码是BNYX,中文电码是6377,区位码是。
〔赧〕字是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赧〕字异体字是 䩅 。
【赧】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赧】字康熙字典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赤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04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14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91頁,第28字
音《廣韻》:奴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版切,𡘋音戁。
《說文》:面慚赤也。
《孟子》:觀其色赧赧然。〔趙岐註〕面赤,心不正之貌。
例《說文》作赧,《集韻》或从皮作𧹞,亦作𢠱。
注解
〔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赤部。
〔赧〕字拼音是n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赤、㞋,五行属火。
〔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赤,( fú )声。脸红,故从赤。本义是因惭愧而脸红。
〔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ǎn] ⑴ 因羞惭而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