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雪里已知春信至全文赏析
-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渔家傲 · 雪里已知春信至诗词注解
-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明 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作为曲调,原是用于佛曲、道曲。宋·吴虑臣《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八相太常引〉》:「而南方释子作《渔父》、《拨棹子》、《渔家傲》、《千秋岁》唱道之辞。」《渔家傲》词牌创调者当为北宋 范文正。《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Tiáo) 霅(Zhà) 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 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證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按此调始自晏同叔,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如杜安世词三声叶韵,蔡申道词添字者,皆变体也。外有《十二个月鼓子词》,其十一月、十二月起句俱多一字。欧阳永叔词云:「十一月,新阳排寿宴。十二月,严凝天地闭。」欧阳原功词云:「十一月,都人居暖阁。十二月,都人供暖箑。」此皆因月令,故多一字,非添字体也。
春信:春天的消息。
点缀:稍加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此指覆雪悬冰的梅枝。梅枝著雪,白如玉枝,故称。
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
香脸:指女人敷着胭脂散发香味的面颊。此处用以比拟半开着的散发芳香的梅花。
旖旎(yǐnǐ):柔美貌。
玉人:美人。此处用以比梅花。
造化:天地,大自然。
玲珑:明亮貌。
金尊:珍贵的酒杯。尊:同“樽”。
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後衍为酒之代称。
渔家傲 · 雪里已知春信至创作背景
-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是宋代女词人李易安的作品。此词吟咏寒梅。上阕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託梅花的美丽髙洁。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全词抓住寒梅主要特徵,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运用比喩、拟人、想象等手法刻画梅花形象,赞颂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相关古诗文章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点绛唇 · 蹴罢秋千 拼 注 译 原[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 拼 注 译 原[宋]李清照
-
[宋]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