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桑干

[刘皂] 朗读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渡桑干全文赏析


    我旅居并州已经十年风霜,归心似箭日夜思念着咸阳。 不知为何再次渡过桑干水,回头望去反觉并州是故乡!

渡桑干诗词注解


    桑干(gān):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西北部管涔山,向东北流入河北官厅水库。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乾涸,故名。 舍(shè):用作动词,居住。 并(bīng)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此处指今太原西南晋阳城。 十霜:一年一霜,故称十年为「十霜」。 咸阳: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是刘皂的故乡。 无端:原意为没有起点或没有终点,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楚辞·九辩》:「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王逸注:「媒理断绝,无因缘也。」 更渡:即再渡。 却望:回头远看。唐·杜甫《暂如临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诗:「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

渡桑干创作背景


    《渡桑干》是唐代诗人刘皂(一说贾岛)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后长期客居并州,又北渡桑干河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未用任何渲染之笔着意描写,而是以倾诉的方式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刘皂 唐 诗

    刘皂唐代著名诗人,其生卒年月虽不可考,但据《唐诗大词典》修订本记载,他生活在德宗贞元年间,可能出身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关于刘皂的生平事迹,史料记载较为匮乏,仅能从其诗作中窥见一二。在《全唐诗》中,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