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和 ~ 汉语词典

拼音 sā hé

注音ㄙㄚ ㄏㄜ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撒和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撒和sā hé

  • 亦作“撒货”。亦作“撒活”。

  • 蒙古语。即撒花。多引申指以饮食款客或喂饲驴马。

  • 指休息或调停。

引证解释

  • 亦作“撒货”。亦作“撒活”。

  • 蒙古语。即撒花。多引申指以饮食款客或喂饲驴马。

    元•杨瑀 《山居新语》:“都城豪民每遇假日,必有酒食招致省宪僚吏翘杰出羣者款之名曰撒和。凡人有远行者至巳、午时,以草料饲驴马谓之撒和,欲其致远不乏也。”
    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安排下饭撒和了马,等哥哥回家。”
    《西游记》第七八回:“我们且进驛里去一则问他地方二则撒和马匹,三则天晚投宿。”
    《西游记》第七三回:“一则进去看看景致二来也当撒货头口。”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盛夏拌以水麩撒和之。”
    《醒世姻缘传》第三八回:“到了 龙山,大家住下吃饭撒活头口。”

  • 指休息或调停。参见“撒花”。

    明•汤显祖 《牡丹亭·欢挠》:“便开呵须撒和隔纱窗怎守的到参儿趖!”明•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便阎罗 包老 难弹破除取旨前来撒和。”

国语辞典

撒和sā hé

  • 散步舒畅身心。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借著出善会热闹热闹,撒和撒和。」

  • 喂养牲口。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头房里下先撒和那马者!」《西游记·第七八回》:「我们且进这驿里去。一则问他地方,二则撒和马匹,三则天晚投宿。」

  • 用饮食款待客人。

    元·郑光祖《㑇梅香·第四折》:「(白将牙笏遮面与旦并坐科山人云)​将五谷寸草来。(官媒云)​要做甚么?(山人云)​先把新女婿撒和撒和不认生。」

网络解释

撒和

sǎ huò

1.亦作"撒货"。亦作"撒活"。

2.蒙古语。即撒花。多引申指以饮食款客或喂饲驴马。

3.指休息或调停。

【撒和】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