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洼文化 ~ 汉语词典

寺洼文化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寺洼文化
中国原始社会晩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临洮以南至会川之间洮河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原始文化。
引证解释
中国 原始社会晚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 甘肃 临洮 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 甘肃 临洮 以南至 会川 之间 洮河 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 周 代,可能是 氐、羌 族的原始文化。
网络解释
寺洼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14~前11世纪。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省千水、泾水流域。居民聚落已具相当规模。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及马牛羊的骨骼。少数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车马表明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