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籴 ~ 汉语词典

和籴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和籴
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
引证解释
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 北魏。
引《魏书·食货志》:“又收内郡兵资与民和糴积为边备。”
《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和糴不止则私藏竭,逐末者众。”
《中州集》卷七引 金•李节 诗:“棓头打出和糴米丁口签来自愿军。”
网络解释
和籴
和籴是北魏至明清政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北魏至中唐和籴寓有聚米备荒、赈济灾民之意。中唐以后强制配购性质日趋浓重。至宋成为括粮养兵的重要手段。宋代和籴因其支付手段、具体办法的不同而有各种形式。宋初狭义和籴特指政府以现钱收购粮食广义和籴则包罗各种籴买方式。北宋中叶以前有博籴、便籴,以便籴所入最多。神宗熙宁 (1063—1077) 以后,又有结籴、寄籴、表籴、兑籴等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