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 ~ 汉语词典

拼音 qín ná

注音ㄑㄧㄣˊ ㄋㄚ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擒拿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擒拿qín ná

  • 捉拿;逮捕或俘获。

    擒拿格斗。

    arrest;

引证解释

  • 亦作“擒拏”。

  • 捉拿。

    元•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 蒯越 云]得令领着公子言语擒拏 刘备,走一遭去。”
    元•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若是被告发被擒拏,怕不要偿命。”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白乙丙 曰:‘正要独手擒拿你方是英雄。’”

  • 谓诱人上钩。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王赛儿 本是有名的上厅行首又见 七郎 有的是银子放出十分擒拿的手段来。”

  • 利用反关节和点穴的方法使对手失去反抗能力的技击术。

国语辞典

擒拿qín ná

  • 捉拿。

    《西游记·第三回》:「著龙神回海朕即遣将擒拿。」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朝廷紧要擒拿唐赛儿。」

  • 一种利用反关节制服对手的武术手法。

网络解释

擒拿 (中国武术技法)

擒拿属于中国武术技法之一源于技击。利用人体关节、穴位和要害部位的弱点运用杠杆原理与经络学说采用反关节动作和集中力量攻击对方薄弱之处使其产生生理上无法抗拒的痛疼反应达到拿其一处而擒之的效果。

擒拿是从国术技击中演变而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筋错骨手”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每一派的武术中都会有擒摔技击术,但是这些技击术大体分为太极拳擒拿手和少林武术擒拿手两大部分。太极拳擒拿手主要有陈氏太极拳32路擒拿手而杨氏太极拳的更是将太极心法与擒拿、点穴等功夫融会贯通。少林武术中很早就有一种叫做“缠丝擒拿手”的功夫。有72路擒拿手和32路小擒拿、以及108路擒拿手。其体系中都包括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由于擒拿实战性强被融入我国军警格斗体系。

擒拿多用于公安、特警以及武警部队在维护社会治安和保证国家安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国家暴力机关和武警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擒拿 (汉语词汇)

擒拿汉语词汇。

拼音:qín ná

释义:1、捉拿。2、诱人上钩。3、技击术

【擒拿】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