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 ~ 汉语词典

梆子腔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梆子腔
一种伴用梆子来加强节奏的唱腔。
英the music of some local operas;
以梆子腔演唱的几种地方戏曲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的通称。
英bangzi operas;
引证解释
戏曲声腔。我国北方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器以按节拍的剧种的统称。如秦腔(陕西梆子)、晋剧(山西梆子)、豫剧(河南梆子)以及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
引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在他闪着快乐的红眼睛、哼着梆子腔回来的路上不等到家,他的收获物就剩不下多少了。”
国语辞典
梆子腔
一种地方戏曲腔调。因演唱时以梆子加强节奏故称为「梆子腔」。起于陕西盛行于我国北方。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词通俗易懂使戏曲艺术更加群众化。
网络解释
梆子腔
梆子腔,中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东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山东的莱芜梆子等,均属梆子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