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 ~ 汉语词典

拼音 shā zăo

注音ㄕㄚ ㄗㄠˇ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沙枣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沙枣shā zăo

  • 落叶小乔木。幼枝银白色老枝栗褐色,叶长圆状披针形,花白色有香味,果实椭圆形。生长在沙地耐旱耐寒,是沙荒造林的主要植物果实可食,嫩叶可作饲料。又名桂香柳。亦称这种植物的果实。

引证解释

  • 落叶小乔木。幼枝银白色老枝栗褐色,叶长圆状披针形花白色,有香味,果实椭圆形。生长在沙地耐旱耐寒是沙荒造林的主要植物,果实可食,嫩叶可作饲料。又名桂香柳。亦称这种植物的果实。

国语辞典

沙枣shā zăo

  • 植物名。落叶乔木。树枝初生时银白色老枝则呈栗褐色,叶为长圆状披针形,花白色,有香味。多生长于沙地,抗寒耐旱,是沙荒造林的重要植物。果实也称为「沙枣」,呈椭圆形,可食用。

网络解释

沙枣 (植物)

沙枣,别名: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银柳、银柳胡颓子、牙格达、红豆、则给毛道、给结格代拉丁文名:(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 )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无刺或具刺,刺长30-40毫米,棕红色发亮;幼枝密被银白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红棕色光亮。叶薄纸质,矩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顶端钝尖或钝形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圆形鳞片成熟后部分脱落带绿色,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鳞片,有光泽侧脉不甚明显;叶柄纤细银白色,果实椭圆形,粉红色,密被银白色鳞片;果肉乳白色,粉质;果梗短,粗壮花期5-6月,果期9月。

图片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沙枣】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