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蟥 ~ 汉语词典
拼音
mă huáng

注音ㄇㄚˇ ㄏㄨㄤˊ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马蟥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马蟥
亦作“马黄”。亦作“马蝗”。
即水蛭。
引证解释
亦作“马黄”。亦作“马蝗”。即水蛭。参见“水蛭”。
引《政和证类本草·虫下·水蛭》:“﹝水蛭﹞腹黄者谓之马黄。”
宋•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十出:“马蝗丁住鷺丝脚。”
元•郑元祐 《遂昌山樵杂录》:“驛吏乃言此马黄精也,遇之者輒为其啗。”
明•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西湖志》载医者为 吴太师 治马蝗《杂记》载 刘大用 为 卫承务 子治水蛭法者与此相同不可不知也。”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水蛭》:“﹝水蛭﹞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
国语辞典
马蟥
水蛭的别名。参见「水蛭」条。
网络解释
马蟥
马蟥释名 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鳖。气味 咸、苦、平、有毒。主治产后血晕、跌打损伤、坠跌内伤、红白毒肿。
“马蟥”单字拆分
《汉语词典》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