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 ~ 汉语词典

拼音 yáng zhī

注音ㄧㄤˊ ㄓ
词性时代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杨枝词语的详解


词语解释

杨枝yáng zhī

  • 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 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 指白居易的侍妾樊素。樊素善唱《杨枝曲"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36d369f00">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

引证解释

  • 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元•戴表元 《昨日行》:“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清•王士禛 杨枝紫云曲》之一:“名园一树緑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

  • 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晋•法显 《佛国记》:“出 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
    《隋书·南蛮传·真腊》:“每旦澡洗,以杨枝浄齿,读诵经咒。”

  • 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樊素 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

    唐•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 洛 下。”
    宋•苏轼 《朝云诗》:“不似 杨枝 别 乐天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万种心情消未尽忍辞骆马遣 杨枝 ?’”清•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惊心薄俗太支离失笑高门半守雌。一纸巵词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杨枝。”
    郁达夫 《相思树》诗之三:“我去 蓬莱 觅枣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瑶池 见,记取 杨枝 舞影斜。”

网络解释

杨枝

杨枝:汉语名词

杨枝:白居易侍妾

杨枝 (汉语名词)

杨枝汉语词语,名词,其基本意义是指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杨枝】新华字典